冻猪肉收储稳定市场预期

小编: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5.1元/公斤,同比下降10.9%。为促进猪肉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5.1元/公斤,同比下降10.9%。为促进生猪市场正常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近期开展了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记者就生猪肉市场现状及收购和门店影响进行了采访。 市场为何下滑?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猪价涨跌互现,近期跌幅有所扩大。”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 今年年初,猪肉价格出现下跌。中后今年年初,猪肉价格再次下跌。 9月最后一周价格为13.27元/公斤,同比下降27.8%,较年初累计下降19.9%。 1-9月,猪肉平均价格为25.97元/公斤,同比下降4.8%,降幅小于生猪。 朱增勇表示,供给旺盛、需求疲软是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从消费端看,7、8月份猪肉消费淡季,居民需求和餐饮下降。从供给方面看,1-8月,定点生猪屠宰量为2.487亿头,同比增长17.4%。 8月份的屠宰量仍高于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新生仔猪存栏量继续增长,继续高于去年同期,猪肉产能持续增长。缓解了。近年来,猪肉销量同时会小幅下降。但今年7月以来,大体重生猪集中收购。犹豫卖猪、二次育肥的现象减少。生猪供应十分充足。这再加上9月份一些生物的震荡,导致了“越卖越卖,越卖越跌”。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9月份白条肉批发商重量为16.46元/公斤,比8月份的16.87元/公斤下降2.43%,同比下降29.36%;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895.13头,较8月份的1734.84头增长9.24%,同比增长9.65%。 “白猪肉供应充足是肉价下跌波动的主要原因。之前宰杀、受精二次育肥的生猪被抢购。这段时间杀掉。此外,大型养猪场的生猪也纷纷减肥,抑制猪肉价格上涨,导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猪场一度出现猪价上涨。 稳定行业预期 此前,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召开生猪产能监管座谈会。牧原股份、温氏股份、twins等多家顶级猪肉养殖企业出席了会议。此前,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多次召开猪肉劳动力监管座谈会。 “今年以来,猪肉产能持续增长,生猪供应具有季节性。针对猪肉市场形势,政府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体系。”朱增勇说,母猪的繁殖能力影响着母猪的繁殖能力。KO 10个月后出售猪肉。猪肉的制作周期包括112天的妊娠期和6个月的繁殖期,共计近10个月。目前的调控是为了保证未来市场的供需平衡。 他认为,短期内,通过减少二次育肥、适当降低生猪出栏重量可以平衡猪肉市场供应,而收购和储存冷冻猪肉可以支撑市场预期。中期可通过合理淘汰低产能种母猪来降低市场成本和风险。从长远来看,要对能繁母猪数量进行调整,将能繁母猪数量从目前的4042万头减少100万头,确保市场总体稳定,确保养殖户获得合理回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8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官网消息:为促进猪肉市场合理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于近期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针对猪肉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启动了猪肉临时收购储备和储存工作。如何判断生猪价格是否跌幅如此之大?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猪粮比。猪粮比是指猪肉价格与饲料玉米价格之比。猪肉价格对比以国家发改委监测统计的每周生猪养殖场价格与全国主要批发市场二级玉米批发平均价格的比值为依据。根据近年生产成本数据测算,猪肉盈亏平衡点对应的猪粮比价约为7:1。 阿科根据国家发改委设立的预警机制,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发布三级预警;猪肉与粮食价格比连续三周在5:1至6:1之间,或每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5%,或三个月合计下降5%至10%时,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为二级;当生猪与粮食价格比低于5:1,或每月能繁母猪数量同比下降10%,或连续三个月能繁母猪数量累计下降超过10%时,发布一级预警级别。 202年6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印发的《完善政府猪肉机制保障生猪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的方案》1、明确国家层面暂不开始收回储备金和第三级要素及初选及第三级过度下降发行;二级预警发布后,视情况给予奖励;当第一级预警发出时,将开始对reserveA进行临时检索和存储。地方政府启动临时储备和收储的条件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今年8月第二周以来,猪粮比持续低于6:1。9月17日,猪粮比为5.8:1。1、部分中小农户开始亏损。 8月25日,相关部门启动1万吨冷冻猪肉收购储备; 9月19日,1.5万吨冻猪肉中收储再次启动,规模较上次轮换有所增加。 截至目前,剔除收购和仓储的影响,今年累计收购和仓储冷冻猪肉3.5万吨。 “收储冷冻猪肉的主要目的是稳定市场,避免猪肉价格过度下跌。两者结合起来,既可以短期支撑市场,也可以稳定中长期市场,稳定行业预期,降低系统性市场风险。”朱增勇说。 预计物价将趋于稳定 统计显示,9月3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期货2511主力合约收于12355点,较13日收盘价下跌11.18%。8月25日,910点。10月9日,国庆节后首日,主力2511合约收于11595点,单日下跌6.15%。 “我国自2009年6月首次启动《调控计划》以来,已多次实施猪肉全国收储。不同年份间KPolicy政策的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朱增勇说。 2009年6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启动冷冻猪肉收储工作。收储后,猪肉价格的跌势得到有效扭转。原农业部480个市场监测点数据显示,2009年6月第二周猪肉价格止跌企稳,从第三周开始连续15周反弹。 2014年3月下旬,相关部门开始采购囤货。今年首周猪肉价格跌幅放缓并于四月底趋于稳定。 5月初第二次收购囤货后,猪肉价格迅速暴跌。 2019年第二次收储开始时,猪肉价格大幅突破。 “从以往猪肉冷冻收储对市场的影响来看,收储有助于农民减少恐慌性抛售,减缓宰杀速度,从而促进猪肉价格稳定。加上提振消费,价格有望止跌回升。”朱曾勇说道。 刘通坚称,冻猪收储稳定市场预期,龙头企业带动适度削减产能。供需关系改善后,猪肉价格有望重建。 对于后市,专家表示,四季度生猪供应较为充足、稳定。随着第一阶段大型生猪市场风险的释放,生猪屠宰量相对稳定,有利于缓解过剩局面。从消费端来看,国庆、中秋等季节性消费的增加,加上11月份开始的南方采摘行为,将带来猪肉消费的持续增长。综合来看,预计四季度猪肉价格将逐步止跌企稳回升,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变化。 (编辑:王晨曦) 神界:中国网财经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进一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产生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当前网址:https://www.mcydq.com//experience/theory/2025/1011/845.html

 
你可能喜欢的: